传统文化 |
【神传文化】(第419集) 廉洁正直 爱民恤民 |
发表日期: 2018年7月16日 |
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,这里是明慧广播神传文化节目,主持人馨语欢迎您的收听。 中国历史上,只有那些修身立德、推行善政、为民请命的清官一直被视为为官做人的楷模,才能受到广大百姓的称颂和传扬。方克勤就是其中的一位。 方克勤,字去矜,浙江宁海人,明朝著名廉吏。他为人廉洁正直,为政以德化为本,爱民惟恐不及,律己惟恐不严,敢于为民请命,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。 方克勤自幼端庄凝重,读书刻苦,天资超人,被称为“神童”,十八、九岁时已成为当地“名儒”。他敬仰岳飞保国爱民的精神,非常赞赏岳飞说的“文官不爱财,武将不怕死,天下太平矣”。他志向远大,参加乡试时以策论直陈社会时弊与民生,令人叹服,但考官忌其言,未敢录取。 后来地方举贤,方克勤被荐为济宁知州。他深知民为国之根本,为官后处处以百姓利益为重。他首先写了一份文书悬挂在四通八达的大路,说明皇帝爱护百姓之意,告诉百姓如果有不满意的事,任凭到官府自己诉说,广开言路,并禁止衙役盘问百姓。他恭敬的向老年人请教,询问政事的得失。注重教化,设立学校几百处,聘请贤良的人做老师,学生达几千人,民风渐趋淳厚。 当时正值济宁饥荒,入冬,百姓又须为北方守军送军衣。朝廷有令,只许陆路输送,禁止舟运,违者论死。严冬腊月,陆路艰难,民众恳求从运河水道就便运送,以免车马之劳。方克勤不畏死罪,毅然命以舟运,说:“吾知从民便,抵令非所辞也。”后来其他郡的陆运百姓难禁风雪严寒,人畜冻死无数,只有用船运安全无事,省里的官员们认为方克勤的做法符合道义,没有追究。百姓们都说方克勤是敢于为民抗旨的人。 济宁城墙坍坏,按旧例应由守兵修筑,可是济宁守将仗势役使民众修城。时正当五、六月间,天旱无雨,农事正忙,万余筑城之民不得收割庄稼,哭声闻数里。方克勤为此事非常忧虑,心想:“百姓正忙于收获耕作,怎么能再用劳役去加重他们的负担呢!”又自问:“民困不救,焉用我为?”于是将此事禀告朝廷中书省,吏属惧怕而不敢署名,方克勤独具己名上报,当天皇帝下令停止修城劳役。诏下之日,正遇久旱甘霖,民众欢呼而散。这年五谷丰登,百姓作歌颂方克勤之德:“孰罢我役,使君之力。孰成我黍,使君之雨。使君勿去,我民父母。”自此,济宁接连三年获丰收,家有余粮,户口增加几倍,民康物阜,一片繁荣。 方克勤待人以诚为本,遇到朋友下属有急难,他慷慨解囊帮助。莱芜县丞想接老母来署,苦无资金,方克勤以一月之俸相赠;有同僚衣食短缺,方克勤每年赠布帛与饮食,抚慰备至。他任职三年,月俸有余则尽散给朋友和百姓,或留官库,自己毫无私蓄。凡因上谏或正直官员被贬路过济宁的,方克勤都周到的招待他们,一定送给饭食,不能走路的雇车船送他们,并给予安慰和鼓励。一次,永嘉侯朱亮祖曾经率领船队开赴北平,河水干涸,准备使用劳役五千多人清理河道。方克勤不同意,哭泣的向天祈祷。忽然天降大雨,水深达几尺,船队竟然得以通过,百姓们感激的说是方克勤的爱民之诚感动了天神。 方克勤对自己要求却非常严格,他从不追求名誉,说:“追求名誉一定要树立个人威望,树立个人威望一定会伤害百姓,我不忍心这样。”衮州长官通过方克勤的一个仆人进献两个西瓜,方克勤下令打了仆人的板子,退回了瓜。他的一个同乡任邻郡县令,送来一只雁作礼物,方克勤当即拒绝,并与其断交。他与人相交从不接受一物,虽草木之微,亦以粟易之。平素衣食简朴,只吃粮食和蔬菜,从不穿绸缎,一件布袍穿了十年也不更换。居室简陋,墙垣倾颓处,购苇席蔽风。室中无他物,惟书册杂陈其间。他常说为人处事千万莫欺心,因此他白天做的事,夜晚一定要告诉上天,做到一举一动没有惭愧。每次省宪考绩,都是六府之最,多次得到皇帝的嘉奖。 岳飞曾说:“只要尽心为国为民,就没有做不来的事”,历史上那些修身立德、推行善政、为民请命的清官一直被视为为官做人的楷模,受到广大百姓的称颂和传扬。当今有些人逆历史潮流而动,陷害好人,以恶为能,祸国殃民,越来越多的人们站出来呼唤道德和良知,呼唤人心中的善念,维护真理和正义。邪恶必垮,正义必胜,因为天理道义在衡量着一切。 各位听众朋友,今天的节目就为您播送到这里,感谢您的收听,下期节目我们再相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