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安门自焚真相|中南海上访纪实|5138迫害致死案例 |1400例造假
短波收听指南

订阅视频

海外用户可下载明慧广播手机应用
明慧小弟子园地

明慧小弟子园地(212):古人宋就与晏殊的故事

发表日期: 2020年2月1日
节目长度:16分52秒 Get Windows Media Player
在线收听
下载
4,541 KB

15,811 KB
下载方法:按鼠标器右键,在弹出菜单中选择“目标文件保存为…”(Save Target As…)

小朋友您好,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中,神给人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,在故事的演绎中,使人明白了什么是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。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两个古人的故事吧,一个是宋就“灌瓜”、一个是晏殊的诚实。


宋就“灌瓜”

【明慧网二零二零年一月十四日】春秋时期,梁国有个大夫名叫宋就,他曾在与楚国楚县接壤的地区任县令。

在两国的边界上都有哨亭,以防止对方人员闯入。两国都在各自的国土上种有西瓜。由于梁国的士卒非常勤劳,他们经常给瓜地浇水施肥,所以他们的瓜长得又大又多;而楚国的士卒非常懒惰,他们既不给瓜地浇水,又不施肥,结果他们的瓜又小又少。

楚县的县令得知这一情况后,非常恼火,他立即派人把驻守边界的亭尉wèi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番。

古时候管守城的小军官叫亭尉遭到斥责后,心里非常恼火,他把自己受责备的原因归咎于梁国的西瓜长得好,于是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,偷偷越过边境,毁坏了梁国的瓜地。

梁国的士卒发现后也要捣毁楚国的瓜地,梁国的亭尉知道这事非同小可,搞不好会因小失大,破坏两国的关系。于是他就此事前去请示宋就。

宋就听后不以为然,他对亭尉说,楚国的做法是错误的,如果再去效法,就有可能引起事端,为了和楚国搞好关系,我们可以以德报怨,每天晚上派一些人到楚国去帮助他们浇水施肥,而且这事一定要做得神不知,鬼不觉。

结果没用多少天,楚国瓜地里的瓜也一天天长大了,亭尉和士卒觉得非常奇怪,后来才发觉是梁国人干的。

楚县的县令听到这件事后,立即派人把此事奏报楚王,楚王被梁国宋就的做法所感动,也为自己士卒所做的事情深感内疚,于是派人带厚礼前往梁国赔礼道歉,从此两国结为友好邻邦。


晏殊的诚实

【明慧网二零二零年一月十八日】晏殊小时候就诚实、正直,并且聪明过人,7岁能作文。14岁时,被江南安抚使张知白当作“神童”推荐给宋真宗赵恒。1005年,晏殊来到京城,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100多名举人同时入殿参加考试。晏殊本可以直接由皇上面试,但他执意要参加科举会考。他认为只有会考所反映出的成绩,才算是自己的真实才学。

主考官同意了晏殊的要求,决定让他同其他举人一起会考。在考场上,晏殊非常地沉着冷静,卷子答得又快又好,受到了宋真宗的赞许,赏他“同进士出身”的称号。

第二天又复试,题目是《诗赋论》。晏殊看见题目,发现考题是自己曾经练习写过的。于是他向主考官说:“考官大人,这个题目我曾经练习写过,请另外出一个题目给我做吧!”

主考官不以为然,以为晏殊多事,就说:“做过的题目也不要紧,你写出来,如果做得好,也可录取。再说,另外换个题目,万一做不好,就要落第,你要三思而行。”晏殊似乎已经深思熟虑了,他说:“不换题目,即使考中了,也不是我的真才实学;换了做不好,说明我学问还不够,我不会有一句怨言的。”考官听了,同意给晏殊另外出一个题目。

晏殊拿到新题目以后,反复看了看,思考了一会儿,就拿起笔来一气呵成。考官惊呆了,觉得此人文思敏捷,真乃奇才。晏殊诚信为本要求重新出题,而且真真实实地“考”出了自己的水平,受到人们的敬重,不仅在考生中传开,也传到了宋真宗那里。

宋真宗马上召见了晏殊,称赞说:“你不仅有真才实学,更重要的是,具有诚实不欺的好品质!”

晏殊遇上自己熟悉的考题,原本可以轻松答出,在3000多举人中一举成名,却请求另给题目,是晏殊傻吗?不,因为他诚实,更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真才实学。宋真宗也正是因为如此,所以才特别喜欢他,并破格任用为翰林。

晏殊初出茅庐当职时,正值天下太平,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,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。晏殊家贫,无钱出去吃喝玩乐,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。

有一天,宋真宗要为太子挑选老师,但不叫大臣推荐,自己直接点名要晏殊担任。大臣们很惊讶。宋真宗说:“我听说晏殊常闭门读书不参加各种宴会,这是一个忠厚谨慎的人,放在太子身边最合适。”

晏殊拜见皇帝谢恩时解释说:“我不是不愿游玩,不愿参加宴会,因为我家贫穷办不到。我要是有钱,也是会去的。”宋真宗见晏殊如此肯讲实话,对他特别赞赏,更加信任他,眷宠日深。

晏殊以难能可贵的坦率诚实品格,在皇帝和群臣面前树立了信誉。宋仁宗赵祯登位后,晏殊得以大用,官至宰相。晏殊做了宰相,也没有矫揉造作,很得百姓拥戴。

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,却平易近人。他唯贤是举,范仲淹、孔道辅、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;韩琦、富弼、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、荐引,都得到重用。晏殊诚恳地对待每一位学子。

有一次,晏殊路过扬州,在城里走累了,就与随从进大明寺休息。晏殊进了庙里,看见墙上写了好些题诗。他挺感兴趣,就找把椅子坐下。然后,让随从给他念墙上的诗,可不许念出题诗人的名字和身份。

晏殊听了会儿,觉得有一首诗写得挺不错,就问题:“哪位写的?”随从说叫王琪。晏殊就叫人去找这个王琪。王琪被找来了,拜见了晏殊。晏殊跟他一聊,挺谈得来,就高兴地请他吃饭。俩人吃完饭,一起到后花园去散步。这会儿正是晚春时候,满地都是落花。一阵小风吹过,花瓣一团团地随风飘舞,好看极了。

晏殊看了,猛地触动了自己的心事,不由得对王琪说:“王先生,我每想出个好句子,就写在墙上,再琢磨下句。可有个句子,我想了好几年,也没琢磨出个好下句。”

王琪连忙问题:“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?”

晏殊就念了一句:“无可奈何花落去。”

王琪听了,马上就说:“您干嘛不对‘似曾相识燕归来’?”这句的意思是说,天气转暖,燕子从南方飞回来,这些燕子好像去年见过面。晏殊一听,拍手叫好,连声说:“妙,妙,太妙了!”

晏殊对这两句非常喜欢,他写过一首词《浣溪沙》,里边就用上了这副联语:

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,夕阳西下几时回。
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,小园香径独徘徊。

晏殊对王琪很赞赏,回到京都后向宋仁宗推荐,得到宋仁宗认可,就调王琪入京城。王琪先任馆阁校勘,后又担任许多其他重要职务。晏殊在北宋文坛赫赫有名,这和他的诚实、才气有密切关系。


大法小弟子们,宋就的以德报怨和晏殊的诚实,你记住了吗?是不是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呢?那我们就按照大法的原则“真善忍”去做一个好人吧。我们下次节目再见。


1、宋就“灌瓜”
http://www.minghui.org/mh/articles/2020/1/14/宋就“灌瓜”-398991.html

2、晏殊的诚实
http://www.minghui.org/mh/articles/2020/1/18/晏殊的诚实-399119.html